学英语:你知道“加强针”用英语怎么说吗?

share
“加强针”的英文表述及词源解析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进程中,“加强针”这个词汇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那“加强针”用英文该怎么说呢?常见的表述有 COVID-19 booster vaccine、booster shot、booster dose、boosters 。

先来说说这些表述中的核心词“booster”。它来源于动词“boost” ,“boost”最基本的含义是“提高、增强、促进” 。在日常英语使用中,“boost”有着丰富多样的搭配。比如“boost production”,这里就是促进生产的意思。在商业领域,企业常常会通过各种策略来boost production,像是引进新的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等,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产量。再如“boost morale”,是提振士气的意思。在军队中,将领们会通过演讲、奖励等方式来boost morale,让士兵们更有斗志。

而在“加强针”这个语境里,“booster”的含义是“increase or renew the effect of the vaccine”,也就是增强疫苗产生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病毒的变异,疫苗最初产生的免疫效果可能会有所减弱。这时就需要接种加强针,来renew the effect of the vaccine,进一步提升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COVID-19 booster vaccine”明确指出是新冠病毒的加强疫苗;“booster shot”和“booster dose”相对简洁,“shot”和“dose”都有一次注射剂量的意思,所以这两个表述都可理解为加强针这一剂量的注射;“boosters”则是“booster”的复数形式,在提及多针加强针或者广泛意义上的加强针时会用到。

从词源和用法的角度深入了解“加强针”的英文表述,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语言层面准确地交流关于疫苗接种的信息,也能让我们从侧面感受到语言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关系。当全球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时,准确的语言表达是信息传递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各国纷纷推出“加强针”策略以增强民众的免疫保护。以色列和美国作为全球抗疫的先行者,其“加强针”的推行情况尤其值得关注。

以色列以其迅速的疫苗接种和严格的防疫措施而闻名。该国是全球第一个为12岁及以上人群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国家。以色列卫生部宣布,接种加强针的人群将获得更新的“绿色通行证”(疫苗护照),这是进入餐厅、健身房等公共空间的必要条件。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公共安全,同时鼓励民众接种加强针,以对抗新冠病毒的持续威胁。

在美国,随着德尔塔变异株的流行,国内疫情再次出现反弹。拜登政府于2021年9月宣布,从9月20日起,为已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成年人提供加强针。然而,美国的加强针政策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挑战。一方面,国内仍有大量符合条件的人群未接种疫苗,这使得加强针的推广变得复杂。另一方面,加强针成为了社会分裂的一个话题,部分民众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尽管面临挑战,美国政府仍然强调加强针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对抗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有效手段。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支持加强针的推广,并强调其在保护高风险群体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以色列和美国在推行“加强针”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措施,但共同的目标是提高民众的免疫力,以应对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传播。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国内“加强针”的推行与相关信息>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疫苗接种成为控制疫情传播、降低严重疾病风险的关键措施。在完成初始的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可能会减弱,因此加强针接种成为了提升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从2021年10月起,中国多个城市开始逐步推行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据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免疫接种的相关政策。政策中明确指出,加强针接种将优先考虑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比如医疗卫生人员、公共交通从业人员、超市工作人员等。这些人群不仅自身的健康风险较高,而且承担着服务公众的重要职责,一旦感染,可能会对社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优先为这部分人群提供加强针,是出于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综合考量。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可进行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包括那些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加强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在接种前,个人需要出示已完成两剂次疫苗接种的证明,并根据接种点的要求,提供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以便医务人员进行评估。

在国内接种加强针时,场景通常是在指定的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点一般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或大型临时接种场所。接种前,工作人员会仔细询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接种后,接种者需要在观察区留观30分钟,以备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处理。整个接种过程井然有序,体现了我国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高效应对能力。

加强针接种工作的推行,不仅关乎个体健康,也是国家公共卫生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加强针接种,可以有效提高人群免疫屏障,减缓病毒传播速度,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国家卫健委也不断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加强针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符合条件的民众积极接种,共同构建起坚固的免疫防线。
share